首部人工智能專項立法公布
發布日期:2022-10-08 瀏覽次數:841
我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將于2022年11月1日起實施?!稐l例》的頒布有利于破解人工智能落地難題,完善人工智能產業鏈,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雙向奔赴。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產業發展全體會議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介紹,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3619億美元,中國占4041億元人民幣。從投融資規模來看,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投融資金額為714.7億美元,同比增長90.2%,其中,中國為201.2億美元,同比增長40.4%。
隨著相關科技成果不斷落地,應用場景更加豐富,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科技部等相關部門最新發布的兩個文件—《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發展。
高效高精度仿真預測,為大型客機減少風洞試驗的次數;構建數字孿生工廠,并將在未來建成全息3D裸眼效果的數字工廠;人體通過360度掃描后,投射到屏幕上制作成數字人……這些奇思妙想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得已實現。
數實融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無論是圖像識別、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還是數字孿生、空間計算、虛擬原生等人工智能領域新生態,由虛向實、以虛助實正在成為實體經濟行業發展的趨勢。技術的飛速發展,政策的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借助人工智能轉型升級。
在9月舉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國商飛聯合華為發布了工業級流體仿真大模型“東方·御風”。這是基于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平臺打造的面向大型客機翼型流場高效高精度人工智能仿真預測模型,有效提高了對復雜流動的仿真能力,將仿真時間縮短至原來的1/24,減少了風洞試驗的次數。
新技術的發展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雖然我國人工智能應用端發展幾乎與國外同步,在智慧零售、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甚至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但仍面臨挑戰。
- 上一篇:雙十一智慧物流重磅文件印發
- 下一篇:“元”氣滿滿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