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孿生 拓展產業新空間
發布日期:2023-11-13 瀏覽次數:488
數字孿生技術正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各領域的關注焦點。在制造、醫療、城市規劃、生態保護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孿生是對實際事物的數字化復制和模擬,為人們提供連接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紐帶。從方興未艾的數字交通,到蓬勃發展的智慧城市,再到日趨重要的環境保護,數字孿生技術正在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經濟社會朝著智能化方向加速發展。
數字孿生技術讓交通運行效率更高,安徽省G4211寧蕪高速皖蘇界至蕪湖樞紐段,一條嶄新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設,與傳統的高速公路不同,這條高速從規劃設計開始就采用了數字孿生技術,采用數字公路和實體公路的同步建設。
作為安徽省首條智慧高速公路,該路段結合新興技術構建數字孿生平臺底層模型,能實時采集車輛動態、氣象等多維交通動態信息數據,從而支撐高速精細化管控業務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可以讓寧蕪智慧高速建成后平均通行效率更高,全流程應急處置效率進一步提升。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面實現公路數字化轉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實體公路和數字孿生公路兩個體系,為構建現代化公路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支撐。
城市規劃“可管、可控、可視”,數字孿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給城市的規劃建設、治理管理等帶來了新思路。《“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因地制宜構建數字孿生城市。
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一座嶄新的智慧園區正拔地而起。這座智慧園區,采用了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對相關時空數據的建模,構建科技城的信息模型,為各類應用系統提供支撐。
建設一個與有形城市對應的數字孿生城市,既能使城市管理者更加高效地管理城市,也能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數字孿生黃河建設是對流域實施智能化治理的重要支撐,將全面提升黃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2023年黃河防洪調度演練現場,一條“云黃河”奔涌在全景式數字孿生平臺上,直觀反映極端天氣下的險情分布情況。通過類似全景建模的智能手段,構建擬真的數字化場景,承載并運行實際治河業務,支撐黃河治理科學決策。
數字孿生技術不僅為黃河裝上了“智慧大腦”,還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持。專家認為,數字孿生技術在生態保護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不僅為科學家提供了更多工具來研究和保護自然環境,還能夠幫助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 上一篇:安防廠商的下一個角逐陣地
- 下一篇:AI與6G融合實現互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