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潮涌 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正當時
發布日期:2024-04-29 瀏覽次數:328
數字經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當前我國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數字經濟治理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如數字化智慧物流供應鏈、農機作業信息化管理云服務、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等。
數字經濟是2024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近年來,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產業是數字經濟的主體,數實融合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說:“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大模型能力賦能重點產業體系,推動產業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正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邁向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周鴻祎還表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引擎,應充分發揮場景優勢,推動大模型的垂直化、產業化發展,讓大模型作為生產力工具與傳統產業進行‘智改數轉’結合,成為產業數字化的賦能者。
在新興服務行業,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完善數字化應用手段,利用大數據技術支持交易渠道的新模式,推動數實融合深入發展。以二手交易平臺閑魚為例,針對不同的交易品類、場景與需求,能夠提供回收、幫賣等解決方案,以高效便利的對接方式,服務用戶的交易需求。
筑牢底座,加快完善數據資源治理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
提升數據安全保護的能力是構建數字治理體系的重中之重。此前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圍繞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提出三個方面要求,一是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二是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切實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我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完備,具有從底層芯片、通信設備到平臺的完整產業鏈,國內巨大的人口與超大市場規模等優勢。”陸銘表示,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江蘇、上海、四川等二十余家省級數據局先后成立,推動數據價值釋放與合規使用,帶動數據治理走上快車道。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涌現,數據要素規模擴張,數據共享、定價、使用、安全等環節亟須統一規范,我國正在探索建立數據產權明晰、流通高效的管理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建議,推進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加快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形成跨區域、跨部門的數據融合格局。
- 上一篇:數字化轉型 人工智能與市場力量的深度融合
- 下一篇:筑牢校園安全防護墻 守護師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