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發布日期:2018-12-14 瀏覽次數:3638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萌發,大數據的形成、理論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及網絡設施的演進驅動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智能化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將進一步帶動其他技術的進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突破,正在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振興實體經濟的新機遇、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新引擎。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與集成應用,發展智能產品,夯實核心基礎,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完善公共支撐體系,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動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二)基本原則
系統布局。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立足國情和各地區的產業現實基礎,頂層引導和區域協作相結合,加強體系化部署,做好分階段實施,構建完善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體系。
重點突破。針對產業發展的關鍵薄弱環節,集中優勢力量和創新資源,支持重點領域人工智能產品研發,加快產業化與應用部署,帶動產業整體提升。
協同創新。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支持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強協作,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
開放有序。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共性技術、資源和服務的開放共享。完善發展環境,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實現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行動目標
通過實施四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標志性產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點領域形成國際競爭優勢,人工智能和經濟融合進一步深化,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人工智能重點產品規模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規模化應用,智能無人機等產品具有較強全球競爭力,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擴大臨床應用,視頻圖像識別、智能語音、智能翻譯等產品達到先進水平。
——人工智能整體核心基礎能力顯著增強,智能傳感器技術產品實現突破,設計、代工、封測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神經網絡芯片實現量產并在重點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開源開發平臺初步具備支撐產業快速發展的能力。
——智能制造深化發展,復雜環境識別、新型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關鍵技術裝備中加快集成應用,智能化生產、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預測性維護等新模式的應用水平明顯提升。重點工業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人工智能產業支撐體系基本建立,具備一定規模的高質量標注數據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建成并開放,人工智能標準體系、測試評估體系及安全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建立,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體系逐步形成,產業發展環境更加完善。
- 上一篇:智能科技在家居安防中的應用
- 下一篇:人工智能進入高中課本!